不要血汗經濟,是因為我們考慮到未來的生活
「血汗經濟」產業會議閉幕爆衝突,重點不在那15K 的吵架,爭議點在下面:
- 適時調整外勞核配比率,研議鬆綁外勞基本薪資的可行性
- 因應急短訂單所造成的人力需求壓力,加班工時可適度調整
- 研議適度調鬆綁工時、定期契約與資遣解雇規範,避免過度限縮勞務派遣
- 研議開放取得技能檢定的藍領外勞,可申請永久居留
企業可以因應急短訂單造成的人力需求壓力,加班工可適度調整,台灣的政府當局不顧台灣勞工的權利,讓企業可以任意的欺負受薪階級欺。缺單的時候叫你放無薪假、急單的時候又可不受勞基法規範要求,加班工時可適度的調整。這一切的這一切,只是讓無力轉型的企業透過消耗台灣社會資源的方式繼續存活,讓還有一點點競爭力的企業逐漸的失去競爭力,讓專注在創新的公司無法成為企業。
當法規都偏向企業,那企業將失去競爭力,因為讓企業有優柔寡斷的機會,然後失去先機。因為法規對於企業的優厚,會讓企業不思轉型仍可獲利;勞委會對於企業的優厚,讓企業可以不去提升產業的
台灣不能再以血汗經濟為主導。雖然發出聲音的團體是環保團體,但若是再聲援「放棄血汗經濟」的構念,轉換台灣以「犧牲大眾,成就小眾的思維」的主導思維,那麼被剝削的不僅僅現在的受薪階級和持續增加社會福利支出,我們消耗的還有自己未來的生活環境。
試想空氣清靜機、濾水器已經變成家庭的基本設備,而這一件事情是我們父母那一代難以想像的事情,空氣需要過濾才可以讓呼吸道正常不引發過敏,水需要過濾才能飲用。那麼在這個時候,我們為了發展經濟而犧生的事情,也可能導致難以想像的未來,或許那時候的台灣需要向國家買水才有辦法飲用;出門得穿著化學防護衣防止過敏;家裡要準備隨時可以逃亡到海上避難的裝備防範每次的下雨天的土地滑動。
福島核污染的照片人員檢查的現況,希望不要變成未來生活的常態。
圖片來源:http://ep.chinaluxus.com/Efs/20110901/38085.html
副加價值-->應為附加價值
回覆刪除謝謝你的提醒。
回覆刪除